搜索
大数据中国 首页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
AI大数据赋能野生动物保护
2019-7-30 14:33 | 查看: 301| 评论: 0

监测盗猎行为,跟踪在保动物“生活起居”,利用红外影像、高分相机等多种视觉处理设备找寻动物……近年来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,科技创新成果在珍稀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
为高效完成东北虎豹及其猎物的影像数据初步筛选、物种分类、个体识别等信息处理工作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与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哈工大大数据集团,日前共同合作研发建设“野生动物AI大数据实时监测平台”,通过科技手段追踪和保护濒危大型猫科动物。

据哈工大大数据集团副总裁李福泉介绍,该系统平台由基础设施、数据智能、业务平台、可视化平台构成,可通过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、神经语言处理等技术手段,实现对生态环境、动物种群、动物个体的研究。利用物联网感知、大数据与智能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,该平台可建立以体态、步态、颜色、皮毛花纹为主要识别要素的个体识别模型。同时对静态图片、动态影像资料等进行人工智能生物个体识别,针对影像数据识别框选出疑似东北虎、东北豹、猎物个体的图像范围,并实时标注个体识别结果、个体识别相似度等。

这一平台还将为野生动物跨境协同保护提供服务。通过对东北虎豹以及猎物的个体与种群跟踪监测,该平台可建立野生动物活动监测“一张图”,一览区域内野生动物活动。同时建立东北虎豹个体数据库,为野生东北虎豹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。还可通过建立区域性宏观大数据,助力研究生态环境改变与物种发展之间关系。

“数据,让我们更懂野生动物。”李福泉说,未来将利用更多科技成果驱动野生动物保护和研究工作,构建野生动物保护的数据智能时代。
免责声明: 除非特别声明,文章均为投稿或网络转载,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大数据中国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,请发送信息至ab12-120@163.com,我们会及时删除

最新评论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大数据中国微信

QQ   

版权所有: Discuz! © 2001-2013 大数据.

GMT+8, 2025-5-11 23:00 , Processed in 0.096873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返回顶部